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_輔導教程(八)

   時間:2014-03-05 18:17:20
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_輔導教程(八)簡介
第七章 零件圖 §7—1  零件圖的作用與內容 一、零件圖的作用 1.零件圖:表達零件結構形狀、尺寸和技術要求的圖樣,稱為零件圖。 &nb……
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_輔導教程(八)正文

第七章 零件圖

§7—1  零件圖的作用與內容
一、零件圖的作用
1.零件圖:表達零件結構形狀、尺寸和技術要求的圖樣,稱為零件圖。
   零件:組成部件或機器的最小單元。
2.在生產實際中,哪怕視察結構形狀最簡單的零件,要製造它,也必須有它零件圖。因此,零件圖是製造和檢查零件的依據,也是使用和維修中的主要技術文件之一。
二、零件圖的內容
由零件圖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可知,一張完整的零件圖,不許具有以下內容:
1.一組視圖:用以完整、清晰地表達出零件的結構形狀。
2.零件尺寸:用以完整、清晰、合理地確定零件各部分接軌的大小和相對位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3.技術要求:用以說明零件在製造和檢驗時應達到的各種要求(用一些符號、數字、字母和文字註解、簡明、準確地給出)。
例如:尺寸精度、零件上個表面應具有的相應表面粗糙度、材料的熱處理、材料的表面處理。
4.標題欄:用以填寫零件的名稱、材料、數量、比例、圖樣編號、責任簽署(製圖設計)人、校核人、審核人、審定人等)、日期、單位等。
§7—2  零件的表達方法
要求:對零件視圖的要求是所選方案最終能完整、清晰、簡潔地表達出零件首先要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如何選擇主視圖;二是對於不同結構形狀的零件怎樣確定其基本視圖數量及採用何種視圖表達(視圖、剖視圖、剖面圖)。
確定視圖表達方案的一般步驟:
首先——選擇零件的住視圖;
然後——確定基本視圖數目;
最後——根據其結構形狀特點、靈活選用剖視、剖面、輔助視圖等所需的表達方法。
注意:在確定零件表達方案時所採用的一些表達方法,都各應有明確的目的,且各有側重,即可免去不必要的重複,也避免表達得不完整、清晰。
一、零件主視圖的選擇
主視圖是一組圖形的核心,確定零件表達方案,應首先合理選擇主視圖。選擇主視圖應考慮以下原則:
1.表達形狀特徵原則
(1)住視圖應能較多地反映出零件結構形狀特徵;
(2)構成零件的各部分相對位置;
(3)兼顧到該零件其他視圖表達有利。
2.加工位置原則和工作位置原則
(1)對軸、套、盤等迴轉體,常採用加工位置(擺放);
(2)對鉤、支架、箱體等,常多選用工作位置(擺放)。
二、其它視圖的選擇
其他視圖的選擇,應在能清楚表達零件結構、尺寸和部分相互關係的前提下,視圖的數量要盡量少,以便於繪圖和看圖。
在主視圖選擇后,零件的主要形狀應盡量用基本視圖表達,這樣一來不僅突出了零件的主題,同時還易於建立零件的整體概念。由於主要形狀和細部結構的聯繫較多,因此一些細部結構也可附帶表達清楚。對於基本試圖中尚未表達清楚的結構,可選用局部試圖、剖視等圖形表達。
(結合圖例講解)
三、典型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舉例
1.軸套類零件
軸:一般是用來支承零件和傳遞動力的零件。
套:一般是裝在軸上,起軸向定位、傳動或連接等作用。
這類零件形狀的主體部分是同軸迴轉體,它們一般只用一個基本視圖,再視其細節部分的具體結構,附加一些剖面圖或其它表達方法即可。詳見P160。
2.盤蓋類零件
作用:這類零件一般裝在箱體的兩端支承孔中,起支承傳動軸和密封作用,或通過其使所屬不見與相鄰件連接起來。
對於盤蓋類零件,一般需採用兩個基本視圖。詳見P161
3.箱體類零件
作用:此類零件用來支承、包容、保護運動零件或其它零件,它通常具有空腔、孔、安裝面及螺孔等結構,其形狀複雜。
特點:其製造時,所使用的加工方法及裝夾位置變化較多。
對於箱體類零件一般需要三個基本視圖,此外再視具體情況選用一些剖視、剖面等有關部門表達方法。(P162)
4.交叉類零件
這類零件一般用於操縱系統中,就其結構而言,可按作用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一是支承部分,用以與相鄰零件的連接,支承整個叉架零件;二是工作部分,多為圓筒形軸套,它是用來連接運動軸、齒輪等零件;三是連接部分,多為筋板結構,由它把叉架零件中的支承部和工作部連接起來。此類零件常常需要兩個基本試圖表達其主體,再視具體情況選用向視圖、剖面圖等表達其細部。(P163)
§7—3  零件的尺寸標註
一、要求
零件圖中的圖形,表達出零件的形狀和結構。而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及相對位置,由圖中所標註的尺寸來確定。因此,標註尺寸時應做到:
1.準確——圖中所有尺寸數字及公差數值都必須正確無誤;
2.清晰——尺寸布局要層次分明,尺寸線整齊,數字、代號清晰,而且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3.完整——零件結構形狀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必須標註完整,而且不重複;
4.合理——尺寸的標註既要滿足設計要求,又要考慮方便製造和測量。
註:合理的尺寸標註,主要在於選擇恰當的尺寸基準和直接注出重要尺寸。
二、尺寸標註
尺寸基準按其來源、重要性、用途和幾何形式的不同,有以下幾類:
1.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
(1)設計基準——在設計過程中,根據零件在機器中的工作位置、作用,為保證其使用性能而確定的基準(可以是點線、面);

 

(2)工藝基準——根據零件的加工過程,為方便裝夾和定位、測量而確定的基準(可以是點線、面)。
2.主要基準和輔助基準
(1)主要基準——決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準;
(2)輔助基準——為方便加工和測量而附加的基準。
3.面基準、線基準、點基準
 
由於各種零件的結構形狀不同,尺寸的起點不同,因此尺寸基準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1)有時是零件上的某個平面(如底面、端面、對稱平面等);
(2)有時是零件上的一條線(如迴轉軸線、刻線);
(3)有時是零件上的一個點,(如球心、圓心、頂點等)。 
註:尺寸基準的選擇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基準選得是否正確,關係到整個零件尺寸標註的合理性。若選擇不當,零件的設計要求將無法保證,或給零件的加工、測量帶來困難。
三、零件圖中尺寸標註注意事項
1.設計中的重要尺寸
要從基準單獨直接標出。零件的重要尺寸:主要指影響零件在整個機器中的工作性能和位置的尺寸(如配合面的尺寸、重要的定位尺寸)等。重要尺寸的精度將直接影響零件的使用性能。
2.標註尺寸
當同一方向尺寸出現多個基準時,為了突出主要基準,明確輔助基準,保證尺寸標註不致脫節,必須在輔助基準和主要基準之間標註出聯繫尺寸。
3.標註尺寸時不允許出現封閉尺寸鏈
封閉尺寸鏈——頭尾相接形成一封閉環(鏈)的一組尺寸。為了避免封閉尺寸鏈,可以選擇一個不重要的尺寸不予標註,使尺寸鏈留有開口(開口環的尺寸在加工中自然形成)。(結合書中講解)
4.標註尺寸要便於加工測量。
 
四、常見零件工藝結構及尺寸標註
零件的結構形狀,主要是根據使用性能需要而設計的,但有些結構形狀並不完全來源於使用方面的需要,而是出於工藝方面的考慮。因此,在畫零件圖時,既要使零件的結構形狀能滿足其使用上的要求,又要能便於製造。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工藝結構及其尺寸標註:
1.鑄造零件的工藝結構及標註
鑄件——用鑄造的方法生產出的零件(或零件毛坯),稱為鑄件。鑄造過程見圖7—2所示。從鑄造過程不難看出,不論鑄件的結構形狀如何不同,但為保證鑄件的質量和鑄造方便,對鑄件的工藝結構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
(1)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為方便將逐漸的模型(多為木模)從砂型中順利取出,需將其表面沿拔模方向做成適當的斜度(一般為30~60),稱為拔模斜度。
標註:a)必要時畫出並用符號標出或用文字在技術要求中說明,
   b)一般情況,拔模斜度在圖中可不畫出,也可不標註和說明。
 
(2)鑄造圓角、過度線
鑄造圓角:鑄件兩表面相交處做成圓角,稱為鑄造圓角。作用是防止起模時液態金屬將砂型轉角處沖壞。鑄造圓角的半徑一般為3~5mm。
標註:常在技術要求中統一標註說明。
過度線:在鑄件或鍛件上,兩個表面相交產生相貫線的地方也常有圓角,以使其表面光滑過渡。這時零件上的表面交線就不很明顯了,為了使其投影具有真實感,便於看圖和區分不同的表面,通常仍按沒有圓角的相貫線畫出,但兩端不與圓角相連。這種表面交線稱為過度線。
標註:過度線是自然形成的,故無需標註。
(3)鑄件壁厚
為避免鑄件在澆鑄過程中因鑄件的壁厚不一導致各部分冷卻速度的不同而產生縮孔或裂紋,影響鑄件的質量。因此要求鑄件的壁厚應儘可能保持大致相等或採取逐漸變化。
 
2.機械加工零件的工藝結構及其標註
(1)倒角和倒圓(GB6403.4—86,JB5—59)
 
倒角:為去除軸端或孔端的銳邊、毛刺,便於裝配,常將軸端孔端做成錐台,稱為倒角。
倒圓:為避免因應力集中而產生裂紋,可在軸肩和階梯孔轉彎處加工成圓角過度,稱為倒圓。
標註方法:零件的倒角和倒圓,除用於有特殊要求的倒角、倒圓外,對用語一般機械加工零件的外角和內角的倒角和倒圓,其尺寸已標準化了,倒角C和倒圓R的數值隨零件直徑的變化而變化,可查表。
註:a)當倒角為450時,標註“C×450
   b)當倒角非450時(允許300、600),注倒角深度、倒角角度,
   c)也可採用省略畫出(不畫出只標註)。
(2)退刀槽(GB3—79)、砂輪越程槽(GB6403.5—86,JB3—59)
在切削加工內外圓柱或螺紋時,為了便於退出車,刀或讓砂輪稍微越過加工表面,常在待加工面的末端先車削出退刀槽或砂輪越程槽。退刀槽或砂輪越程槽的尺寸已經標準化,可查表。
(3)鑽孔結構
a)用鑽頭鑽孔時,為保證所鑽孔的准以及避免鑽頭在加工時被折斷,要求零件上被鑽孔的端面必須與鑽頭的軸線垂直,
b)用鑽頭鑽不通孔(稱為盲孔)時,因鑽頭頂角作用,會在孔底產生一錐面,畫圖按1200畫出,但不計入鑽孔深度,也不標註錐角大小。
(4)減少加工面的結構
在機器或部件中,常會存在一些零件分別與其相鄰零件的表面接觸,為了確保兩零件接觸表面良好,因而對接觸表面進行相應的機械加工。但為了滿足零件的技術要求又能減少加工工時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設計零件結構形狀時,常採用減少加工表面結構的措施,例如:凸台、凹坑等結構。

 

 
(5)中心孔(GB4459.5—84)
對重要的軸類零件,常採用中心孔定心並支承進行加工。若採用標準中心孔時,在圖樣中可不繪製詳細結構,只需注出其代號即便可。
中心孔有三種形式:A型、B型、C型。
標註有三種:a)“<”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完好的中心孔;
b)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具有中心孔都可以時,無需標註;
c)“   ”在完工的零件上不允許保留中心孔。
 
綜上所述的常見結構及其有關部門標註,不論是正確繪圖或是順利地讀圖(零件圖),都是有益的。
§7—4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零件圖的技術要求,就是對零件的尺寸精度、零件表面狀況等品質的要求。它直接影響零件的質量,是零件圖重要內容之一。在零件圖上,可用代號、數字、文字來標註出在製造和檢驗時零件在技術上指標上應達到的要求。
一、公差與配合
設計零件的尺寸時,首先要保證部件的工作精度,要求能夠確定零件在機器部件中的準確位置;所確定的配合連接關係要適當,並要保證所要求的互換性;其次是滿足零件本身機械性能的要求,並便於加工製造。
1.互換性
若從相同規格製造出的一批零件中,在裝配時任取其中一個不需再經過修配就能保證裝配出性能合格的產品,零件具有的這種性質,稱為互換性。零件具有了互換性,家便於裝配、維修,也是實現大規模生產的必須條件。
2. 關於公差的基本概念:
(1)基本尺寸:設計時根據計算或經驗所給定的尺寸;
(2)實際尺寸:通過測量所得的尺寸;
(3)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為基數來確定的;
   (a)最大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最大界限值;
   (b)最小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最小界限值。
(4)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減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5)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減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6)公差(尺寸公差):①指允許實際尺寸的變動量,是實現零件互換性必須條件;
②就是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代數差的絕對值;
③或說上偏差與下偏差代數差的絕對值;
(7)零線:在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時的一條基準線。通常零線表示基本尺寸,零線之上偏差為正,零線之下偏差為負;
(8)標準公差:國家標準規定的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的任一公差。它視察由基本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級兩個因素決定的。
根據零件使用性能的不同,對其尺寸的精度程度要求也不同,國家標準規定對於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標準公差共分20個等級(公差)。即:IT01、IT0、IT1、IT2 …… IT18,“IT”表示標準公差,後面的數字是公差等級代號。IT01為最高一級(即便精度最高,公差值最小),IT18為最低一級(即便精度最低,公差值最大)。IT01……IT11常用於配合公差,而IT12……IT18用於自由尺寸公差,自由尺寸公差一般可在圖上不予標註。
(9)公差帶:由代表上偏差與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區域。公差頂越寬,精度也越低。一般以畫有450斜細實線的矩形表示孔的公差帶,以畫有細點的矩形表示軸的公差帶。
(10)公差帶圖:在討論尺寸公差時,人們常常採用公差帶圖這一簡化形式.
3.基本偏差
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其中最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為基本偏差。
註:按國家標準規定,基本偏差共有28個,均分別用不同的拉丁字母表示。且規定孔的基本偏差用大寫字母,而軸的基本偏差用小寫字母。孔與軸各有28個基本偏差,分別構成基本偏差系列同畫於一個圖中;在基本偏差系列中由於只表示公差帶相對於零線的各種位置,而不標註其公差大小,因此,該圖中表示基本偏差的一端為封閉的而另一端則是開口的;其中孔的JS和軸的js,因為它們的極限偏差取±IT/2,故無基本偏差,其兩端也就均為開口。
4.配合
是指基本尺寸相同、互相配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係。
(1)配合的種類:零件之間的配合性質,隨使用要求不同而不同。根據生產的需要,國家標準把配合分為三類: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a)間隙配合——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為零)的配合;此類配合適用於孔和軸在裝配后,要求它們之間具有相對運動的情況。
(b)過盈配合——具有過盈的配合(包括最小過盈為零)的配合;此類配合適用於孔與軸裝配后,要求它們之間無相對運動的情況。
(c)過渡配合——可能有較小的間隙或叫囂的過盈的配合,即配合后鬆緊程度介於間隙配合與過盈配合之間的配合;過渡配合適用於孔與軸裝配后,雖然要求它們之間無相對運動,但需經常拆卸的情況。
(2)基準制:在加工零件時,為減少刀具、量具的規格數量,國家標準對配合制定了基孔制和基軸制的兩種基準制。
(a)基孔制——基本偏差為一定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所形成不同配合的一種制度;此時稱孔為基準孔,並規定代號為大寫H表示。基孔制特徵是:基準孔的下偏差為零。並且此時軸的基本偏差在a~h之間為間隙配合,在j~n之間為過渡配合,在p~zc之間為過盈配合。

 

(b)基軸制——基本偏差為一定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所形成不同配合的一種制度;此時稱軸為基準軸,並規定代號為小寫h表示。基孔制特徵是:基準軸的上偏差為零。此時孔的基本偏差在A~H之間為間隙配合,在J~N之間為過渡配合,在P~ZC之間為過盈配合。
4.與識別
上面介紹了20種公差等級、28個基本偏差、3類配合、2種基準制,它們是怎樣在圖樣反映在圖樣上?又如何識別它們呢?
 
在零件圖中公差的標註方法:
(1)在基本尺寸後面標註公差帶代號。
(2)在基本尺寸後面標註出上偏差和下偏差數值。
   ①標註偏差數值時,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應與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線上,字體比基本數字小一號;
②若上、下偏差數值相同,只是符號相反,則可簡化標註成“±……”,此時偏差數值應與基本數字等高;
③若上偏差或下偏差為零時,則亦應標註“0”,且與另一偏差的個位對齊。
(3)在基本尺寸後面除標註出公差代號外,還在緊跟其後的圓括弧內寫出此公差帶代號所對應的具體上、下偏差數值,如圖7—11(c)所示。
採用這三種標註形式中的任何一種,在零件圖上標註都可以。而在生產實際中,往往是根據零件的生產的批量來採用三種形式中的一種;公差已經標準化,可根據基本尺寸、公差帶代號來查表。
二、表面粗糙度
1.定義
表面粗糙度原來用表面光潔度來表示,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較小的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不平的程度;
影響: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光滑的表面不僅會增加零件的美觀、密封,且會增加零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但是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滑程度,不然要增加它的加工工序,增加加工成本。因此在保證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為零件表面規定適當的粗糙度。
 
Ra

 
Ra=│y(x)│dx  或近似值:Ra=│yi
式中:y——輪廓偏差,即輪廓上的點到基準線之間的距離,
   l——取樣長度,用來判斷表面粗糙度特徵的一段基準長度。
表面粗糙度Ra值已標準化,可查表。詳見書中。
(2)國標中規定常用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除Ra以外,還有:
Rz——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y——輪廓最大高度。不常用,了解即可。
2.表面粗糙度代號的畫法
代號——把不加工和加工符號稱為表面粗糙度代號。在圖樣中,零件表面的粗糙是採用代號(符號)標註的,代號是由基本符號、表面粗糙度參數代號及數值、取樣長度、加工方法、紋理方向、加工余量等組成。但表面粗糙度代號並非必須由上述內容組成,而是根據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而定。
 
圖7—13表面粗糙度代號畫法
基本符號——由兩條不等長的直線組成,其夾角為600且與被標註表面投影輪廓線成600的傾斜細實線組成,如圖7—13所示。
註:(1)基本符號無具體意義,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註上有關部門參數才有使用意義;
   (2)在基本符號上加一短划(細實線),表示該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
   (3)在基本符號上加一細實線小圓,表示該表面用不去除材料方法獲得;或者用於保持原供應狀況的表面(如型材表面、精鑄、精鍛等);還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狀況。
3.在圖樣上表面粗糙度標註規則(見書中相關圖樣)
表面粗糙度用來指出零件表面在加工時所要達到的光滑程度,因此,它只標註在零件圖上。標註方法必須符合(GB131—83),只有掌握它的標註規則,才能正確標註和識別它。
規定注法:
(1)在同一圖樣中,零件的每一表面都應標註相應的表面粗糙度。每一表面的粗糙度代號只能標註一次,並儘可能標註在具有確定該表面大小或位置尺寸的視圖上,且代號應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線、尺寸界線或其延長線上,必要時可注在指引線上;
(2)符號的尖端必須由材料外指向該表面;
(3)代號中的數字為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允許值,其單位是微米(μm);
(4)標寫輪廓算數平均偏差(Ra),可省略:“Ra”符號,標註其它參數時,必須加上參數符號(如Ry、Rz)。
(5)代號中Ra值數字的大小和書寫方向必須與圖上尺寸數字的大小和書寫方向一致。
4.簡化標註法
簡化標註表面粗糙度代號在零件圖上標註有下列幾種形式(見書中相關圖樣):
(1)當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時,可在圖樣的右上角統一標註,其粗糙度符號大小應大一號,即便是同類零件表面粗糙度代號的1.4倍,不必加註“全部”字樣;
(2)當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表面粗糙度時,可將其大一號的代號統一標註在圖樣的右上角,並加註“其餘”二字;
(3)簡化代號的使用,為了簡化標註或當標註位置受到限制時,可在圖樣中標註簡化代號,同時在標題欄附近的空白處,說明簡化代號的含義,此時也需用大一號的代號和數字;

 

(4)對於連續表面,或重複要素以及用細實線相連的不連續的同一表面,不需在所有表面標註粗糙度代號,只需標註一次即可;
(5)在同一表面上若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時,應用細實線畫出兩個不同要求部分的分界線;
(6)下述一些要素的粗糙度都不必標註在工作表面上,可以標註在其它表示這些工作面的線上:①中心孔的表面即圓錐面的粗糙度代號可注在表示中心孔代號的引線上;②鍵槽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代號可標註在尺寸線上;③齒輪、花鍵等零件在沒有畫出齒形時,其粗糙度代號應著在節圓規上;④螺紋的粗糙度符號可以標註在螺紋代號的引出線上。
§7—5  閱讀零件圖
閱讀零件圖時,除了看重零件的形狀和大小外,還要注意它的結構特點和質量要求,下面以書中的圖樣為例,說明閱讀零件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一、看標題欄
在零件圖的標題欄中,列出了零件名稱、材料、比例等內容,可以了解零件在機器中的作用、製造要求以及有關結構特點提供線索。
從圖樣的標題欄可知:材料是HT153,即它的毛坯是灰鑄鐵,就必然會有鑄件的一些工藝結構特點。從比例結合圖形大小和尺寸,即可判斷零件的實際大小。知道這些線索對後面看圖是有幫助的。
二、弄清視圖關係
所謂視圖關係——主要指零件圖的個數額、名稱、各個視圖之間的投影關係。
這點根據視圖配置和有關部門標註,就可以判斷出現有視圖的名稱和剖切位置,它們之間的投影對應關係也就明白了。
三、分析視圖、想象零件形狀
這一步是看圖的基本環節在搞清楚視圖關係的基礎長,要根據圖形特點,用形體分析方法,抓住零件的結構特點,將其分為幾個結構圖形,然後各個擊破,想象出它的幾何形狀。對於複雜部分的形狀或某些關鍵性的問題,要集中精力認真分析,對照投影,直到想出它的形狀為止。
四、看尺寸和技術要求
圖上的尺寸與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技術要求,是零件的質量指標,要注意研究,結合書講解:看尺寸時,宜先分析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基準;從基準出發,搞清楚哪些是主要尺寸;然後以結構形狀分析為線索,找出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最後,還要檢查尺寸標註是否符合設計、工藝要求,是否便於測量,是否符合有關部門標準。注意:表面粗糙度的注法、工藝結構的注法等看圖示。
最後,按上述步驟和方法,從零件圖中了解了上述這些內容,才酸是看懂圖了。有時,為了真正看懂零件圖,還要參考有關技術資料和有關零件圖、裝配圖等。看懂圖與繪圖一樣重要,對於工程技術人員是必須具備的能力。
§7—6零件的測繪
零件測繪:依據實際零件,畫出它的圖形,測量並標註它的尺寸,給定必要的技術要求。
用途:在仿造機器設備、設備維修和技術革新中常常要用到。
一、件測繪的一般過程
1.全面了解測繪對象
2.繪製零件圖
3.根據零件草圖繪製零件工作圖
二、畫零件草圖的要求和步驟
三、畫零件工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根據現場測繪的零件草圖整理繪製零件工作圖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1.對零件草圖進行審查校對
(1)檢查草圖方案是否正確、完整、清晰、精鍊;
(2)零件尺寸是否正確、齊全、清晰、合理;
(3)技術要求規定是否得當;
(4)必要時,應參閱有關資料,查閱有關標準,參考類似零件圖樣或其他技術資料,進行認真計算和分析,使零件草圖進一步完善。
2.話零件工作圖
四、零件尺寸測量的要求和方法
零件草圖中的尺寸,是經過對實際零件的測量而得到的。測量零件各部分尺寸,是測繪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測量尺寸要做到:基準合理、方法正確、保證測量結果準確無誤。
常用的測量工具:直尺、捲尺、卡尺、千分尺、游標量角器等。各種量具精度不同,應根據所測量表面的加工情況選擇正確的測量方法(量具使用方法正確、對所測量表面磨損情況估計正確、有關聯的尺寸間協調合理等方面)。
結合書中內容簡單介紹一些常用的測量方法。
1.直線尺寸的測量
2.內外直徑尺寸測量
3.孔深和壁厚尺寸測量
4.中心距和中心高的尺寸測量
五、零件測繪的注意事項
零件測繪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每個環節都要認真對待,除以上所講的繪製草圖、工作圖和測量尺寸中各項要求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測繪前拆卸零件要細心,不要損壞零件,而且要認真清洗,妥善保管
2.對原損壞的零件,要盡量使其恢復原形,以便於觀察形狀和測量尺寸
3.對已損壞了的工作表面,測量時要給予恰當估計,必要時,應測量與其配合的零件
4.重要表面的基本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零件上一些標準結構的形狀和尺寸,應查閱資料或與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決定
5.零件表面有時有各種缺陷,如鑄件上的砂眼、縮孔、加工表面的疵點、刀痕等,不應畫在紙上。
本章重點:
1. 零件圖的內容;
2. 零件圖的表達方法,主視圖的選擇,典型零件圖;
3. 公差與配合、表面粗糙度的選擇與標註,零件圖的尺寸標註;
4. 閱讀零件圖。
本章難點:
1. 零件圖表達方案的選擇;

 

2. 零件圖中公差與配合、表面粗糙度的選擇與標註,零件圖的尺寸標註;
3. 零件圖閱讀。
(1)參數
輪廓偏差絕對值的算數平均值(簡稱輪廓算數平均偏差),定義是,在取樣長度l內,輪廓偏差決定值的算數平均值。Ra值按下式計算:

 

[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_輔導教程(八)],你可能也喜歡

  • 機械製圖教學
  •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
  • 機械製圖
  • 機械製圖符號
  • 機械製圖軟體
  • 工程製圖軟體
  • 機械工程製圖大意
  • 工程圖學與機械製圖
  • 工程製圖符號
  • tqc工程製圖
  • 幾何公差標註方式
  • 幾何公差符號表
  • 幾何公差課程
  • 幾何公差定義
  • 幾何公差範例
  • 學習輔導實施要點
  • 輔導活動學習單
  • 學習輔導策略
  • 學習輔導小組
  • 學習輔導技巧結構
  • 機械製圖螺絲孔畫法
  • 機械製圖螺絲螺母的畫法
  • 機械製圖螺絲帽的畫法
  • 機械製圖螺絲畫法
  • 機械製圖螺絲一比一畫法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_輔導教程(八)